落实我校和德国 F+U 集团共建“中德双元制实验班” 的办学协议,更深入地学习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方法,促进实验班“双主体”育人办学模式形成,3月4日-3月16日,德国老师海丁格为18级中德班和制造部部分专业课教师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德国教师示范课程的学习,并按期完成学习任务。
本次教学也是海丁格老师第三次到访我校进行教学,鉴于在上两次教学的经验上,我校金属加工实训车间的各项设备及工量具已经相对完善,这对于本次的教学活动提供了一个非常良好的开端。海丁格老师本次的教学为学习领域1-4的内容,分别是①用手动工具加工零部件②用机器加工零部件③制造简单的组件④技术系统的维护。学习载体分别为3月4日-9日的刀具架的制作以及3月11-3月16日胶带架的制作。
本次教学的第一周是针对学生的教学,以刀具架的制作作为教学载体,在此过程当中涉及到学习领域1-4的内容即为本次课程学习的目标。18中德班的学生在有了第一学期的德国老师教学的基础上在本次的课程中也更是非常高速的配合德国老师完成了刀具架的制作。第二周的课程内容是针对制造部的专业课教师和选取部分优秀学生代表进行胶带架的制作教学,在第二周的教学中,海丁格老师格外注重对教师教学上的建议,譬如:在学生进入金属加工实训场之前必须要做的、学会的一些车间基本知识包括安全规范操作、了解不同金属材料的属性;每节课前对学生进行上节课程内容的回顾以及对接下来要做的工作的部署安排;精准度是金属加工操作不可退让的严格要求以及必须保证每一个步骤和操作流程都是正确的;在加工前必须让学生看到本次实习的评分评价表这样学生才能做好自我约束;无时无刻都要培养学生环保、节约、珍惜的意识;海丁格老师重点强调,教师在为学生进行讲课和规范操作演示时,必须要让学生知道做这个行业在任何时候都是有标准的,不能按照个人意愿乱来,老师的教学过程其实也是传授给学生思维方式的过程,这对学生来讲尤为重要。
本次课程学习也是我校与F+U集团的第四次合作教学,为中德班的发展更好地强化职业教育国际化理念、挖掘资源明确目标任务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争取实现“双元制”中德教育本土化发展,办出宝安特色,为丰富和完善职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本期撰稿:张瑞顺 )
深圳市同辉精工科技有限公司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三年发展规划(2021-2023年)为进一步推动和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主体作用,强化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带动引领示范作用,本公司作为深圳市第一批50所试点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之一,现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印发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发改社会 [ 2019 ] 590号),广东省发展改革委、教育厅等部门...